2015年6月8日 星期一

鴻門宴

鴻門宴

  1. 歷屆試題
  1.下列各句「 」中之字、詞,何者有輕視傲慢之意? (A)長「跪」讀素書(〈飲馬長城窟行〉) (B)項王按劍而「跽」(〈鴻門宴〉) (C)攀緣而登,「箕踞」而遊(〈始得西山宴遊記〉) (D)賓客上謁,未嘗不「踞」床而見(〈髯客〉)。 【90統測】
  2.關於下列兩首詩的敘述,何者正確?
甲、勝敗兵家事不期,包羞忍恥是男兒;江東子弟多才俊,捲土重來未可知。─杜牧〈題烏江〉
乙、百戰疲勞壯士哀,中原一敗勢難回;江東子弟今雖在,肯為君王捲土來?─王安石〈烏江亭〉
(A)甲詩同情項羽兵敗烏江 (B)乙詩批評項羽不識時務 (C)二詩皆認為項羽應該捲土重來 (D)二詩主題皆在描寫戰爭的慘烈。 【93統測】
  3.下列文句「 」內詞義的解釋,何者正確? (A)諸葛亮〈出師表〉:斟酌損益,進盡忠言;「斟酌」意謂權衡考慮 (B)丘遲〈與陳伯之書〉:聞鳴鏑而股戰,對穹廬以屈膝;「戰」意謂戰鬥 (C)司馬遷〈鴻門之宴〉:今入關,財物無所取,婦女無所「幸」;「幸」意謂獲得幸福 (D)蘇軾〈留侯論〉:太史公疑子房以為魁梧奇偉,而其狀貌乃如婦人女子,「不稱」其志氣;「不稱」意謂
稱許。 【96統測】
  4.閱讀下文,並推斷何者為其歌詠的人物? 
不肯過江東,玉帳匆匆,至今草木懷英雄,唱著虞兮當日曲,便舞東風。
(辛棄疾 〈浪淘沙〉)
(A)周瑜 (B)宋江 (C)項羽 (D)諸葛亮。 【96統測】
  5.閱讀下文,並推斷「 」內的詞語,何者不是動詞?
沛公左司馬曹無傷「使」人「言」於項羽曰:沛公欲「王」關中,使子嬰為「相」,珍寶盡有之。
(A)使 (B)言 (C)王 (D)相。 【97統測】
  6.下列文句,何者採用「以歷史為殷鑑」的說服技巧? (A)沛公不先破關中,公豈敢入乎?今人有大功而擊之,不義也,不如因善遇之 (B)今沛公先破秦,入咸陽,毫毛不敢有所近,封閉宮室,還軍霸上,以待大王來 (C)沛公居山東時,貪於財貨,好美姬。今入關,財物無所取,婦女無所幸,此其志不在小 (D)勞苦而功高如此,未有封侯之賞;而聽細說,欲誅有功之人,此亡秦之續耳!竊為大王不取也。 【97統測】
  7.閱讀下詩,推斷其所歌詠的歷史場景與人物為何?
看他,無助地獨靠著銅柱/血從傷口大口地噴出/此生,咳,已不能再回燕市/和屠狗的兄弟們醉裡悲歌/只留下,發光的一個名字/痛六國志士的嘴唇
    (A)刺殺秦王的荊軻 (B)烏江自刎的項羽 (C)赤壁之戰的曹操 (D)完璧歸趙的
藺相如。 【99統測】
  8.下列各組文句「 」內的詞,何者意義相同? (A)於是梁王虛「上」位,以故相為上將軍/日與其徒「上」高山,入深林,窮迴谿 (B)廡「下」,一生伏案臥,文方成草/武仲以能屬文為蘭臺令史,「下」筆不能自休 (C)使老狙率以之山「中」,求草木之實/停數日,辭去。此「中」人語云:不足為外人道也 (D)交戟之衛士欲止不「內」,樊噲側其盾以撞/近日士大夫家,酒非「內」法,果肴非遠方珍異。 100統測】
  9.閱讀下文,推斷晏子車夫之妻表明求去的原因為何?
晏子出,其御之妻闚其夫擁大蓋,策駟馬,意氣揚揚,甚自得也。既而歸,其妻請去,曰:「晏子長不滿六尺,身相齊國,名顯諸侯。今者妾觀其出,志念深矣,常有以自下者。今子長八尺,乃為人僕御,然子之意以為足,妾是以求去也。」(節錄自《史記管晏列傳》)
  1. 晏子聲名顯赫 (B)晏子深謀遠慮 (C)丈夫官卑祿薄 (D)丈夫器小易滿。
100統測】
  10.閱讀下詩,推斷其所吟詠的歷史人物為何?
鳥盡良弓勢必藏,千秋青史費評章。區區一飯猶圖報,爭肯為臣負漢王。
(A)項羽 (B)韓信 (C)曹操 (D)諸葛亮。 【100統測】
  11.下列各句中的「若」字,可以解釋為「如果」者,共有幾個?
甲、君王為人不忍。「若」入,前為壽,壽畢,請以劍舞,因擊沛公於坐(司馬遷〈鴻門宴〉)
     乙、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,恰「若」青石的街道向晚(鄭愁予〈錯誤〉)
丙、百年後「若」有人考證,今人沒沒無名,而號碼獨多,一堆數字緊接著一堆數字,漪歟盛哉(吳魯芹〈數字人生〉)
丁、復入深林中,林木蓊翳,大小不可辨名。老藤纏結其上,「若」虬龍環繞(郁永河〈北投硫穴記〉)
     (A) 1個 (B) 2個 (C) 3個 (D) 4個。 【101統測】
  12.下列各組文句中,何者前後「 」中使用不同的字詞,但彼此意思卻相同?
甲、安能以身之「察察」,受物之「汶汶
者乎(屈原〈漁父〉)
乙、無「冥冥」之志者,無昭昭之明;無「惛惛」之事者,無赫赫之功(荀
子〈勸學〉)
丙、「鋤耰棘矜」,非銛於「鉤戟長鎩」也(賈誼〈過秦論〉)
丁、殺人如不能「舉」,刑人如恐不「勝」(司馬遷〈鴻門宴〉)
(A)甲丙 (B)丙丁 (C)乙丙 (D)乙丁。 【101統測】

  1. 選擇題
1( ) 下列「 」中的字,何者意思兩兩相同? (A)孰與君「少」長/「少」焉,月出於東山之上 (B)張良出,「要」項伯/非其所以「要」譽於鄉黨朋友 (C)
者,「若」屬皆且為所虜/「若」入,前為壽,壽畢,請以劍舞 (D)臣死「且」不避,卮酒安足辭/「且」置是事,略述近懷
2( ) 下列「 」內的字詞,何者解釋錯誤 (A)「旦日」饗士卒,為擊破沛公軍:明天早晨 (B)願伯具言臣之不敢「
」德也:違背 (C)旦日不可不蚤自來「謝」項王:答謝 (D)范增數「目」項王:使眼色
3( ) 下列詞彙皆有辱罵及輕蔑他人之意,何者說明正確? (A)鯫生:見識鄙陋的人 (B)促狹鬼兒:罵婢女的話 (C)小蹄子:罵人狡獪的用語 (D)風乾福橘皮:罵人丟人現眼
4( ) 下列詞語,何者讀音標示正確? (A)玉玦:ㄩˋ ㄐㄩㄝˊ (B)樊噲:ㄈㄢˊ ㄏㄨㄟˋ (C)鯫生:ㄑㄩˇ ㄕㄥ (D)交戟:ㄐㄧㄠ ㄐㄧˊ
5( ) 下列「數」字,何者與「范增『數』目項王,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」中的「數」字意義相同? (A)一日,風雪嚴寒,從「數」騎出 (B)「數」罟不入洿池,魚鱉不可勝食也 (C)會「數」而禮勤,物薄而情厚 (D)則勝負之「數」,存亡之理,與秦相較,或未易量
6( ) 下列「 」中的字形,何者前後相同? (A)一勞永「ㄧˋ」/奇聞「ㄧˋ」事 (B)憑「ㄉㄧㄠˋ」歷史遺跡/親自「ㄉㄧㄠˋ
 (C)翼「ㄅㄧˋ
沛公/「ㄅㄧˋ」帚自珍 (D)「ㄐㄧˊ」ㄐㄧˊ可危/迫不「ㄐㄧˊ」待
7( ) 下列詞語解釋,何者錯誤 (A)「饗」士卒:享受 (B)毋「內」諸侯:接納 (C)按劍而「跽」:長跪 (D)「翼」蔽:遮蔽;掩護
8( ) 下列關於說話者「語氣」的解釋,何者正確? (A)「劉姥姥便站起身來,高聲說道:『老劉!老劉!食量大如牛,吃個老母豬不抬頭。』」:顯見劉姥姥自負的心態 (B)「亞父受玉斗,置之地,拔劍撞而破之,曰:『唉!豎子不足與謀!奪項王天下者,必沛公也。吾屬今為之虜矣!』」:顯見范增莽撞而不顧大局的性格 (C)「臣之壯也,猶不如人;今老矣,無能為也已」:燭之武坦承自己「技不如人」,婉拒鄭文公的請託 (D)「道士慘然,斂棋曰:『此局全輸矣!於此失卻局,奇哉!救無路矣!復奚言!』罷弈請去,既出,謂虬髯曰:『此世界非公世界也,他方可圖,勉之,勿以為念!』」:道士由失望轉為寬慰,並勸勉虬髯客重新振作

9( ) 下列各人物的性格描述,何者錯誤 (A)接到曹無傷的密告,項羽大怒,曰:「旦日饗士卒,為擊破沛公軍!」後來劉邦於宴會中脫身,由張良獻白璧、玉斗謝罪,項羽卻只是「受璧,置之坐上」,可見他個性火爆,迷信武力,又太輕忽敵手 (B)項莊舞劍,項伯「亦拔劍起舞,常以身翼蔽沛公
,可見項伯敵我不分,以私害公 (C)劉邦回軍營後,「立誅殺曹無傷
,可見他殺人如不能舉、刑人如恐不勝的虎狼之心 (D)在劉邦脫身後,范增對禮物的處理是「受玉斗,置之地,拔劍撞而破之」,還口出怒言,可見他胸有定見,不會為眼前的利益所惑,但性情暴躁,不善掩飾
10( ) 下列文句說明,何者正確? (A)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於項羽曰:「沛公欲王關中,使子嬰為相,珍寶盡有之」:可見曹無傷大公無私的氣度 (B)今者項莊舞劍,其意常在沛公:意指項莊舞劍志在保護沛公 (C)范增數目項王,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:意指贈玉玦予劉邦,以示善意 (D)鯫生說我曰:「距關,毋內諸侯,秦地可以盡王也。」故聽之:乃沛公被小人的餿主意所害
11( ) 范增對項莊說:「君王為人不忍。」其意思為何? (A)君王做人不懂得忍一口氣 (B)君王不為別人忍耐 (C)君王為人狠不下心 (D)君王為人寬厚,願意忍讓
12( ) 「夫秦王有虎狼之心,殺人如不能舉,刑人如恐不勝」是什麼意思? (A)秦王兇殘暴戾,殺人惟恐不能趕盡殺絕,用刑惟恐不夠嚴酷徹底 (B)秦王雖然殘暴,但其殺人不多,刑法也不重 (C)秦王兇暴,所殺之人多於天下受刑罰之人 (D)指秦王有併吞天下之心,故以刑殺無止盡地威逼六國
13( ) 下列有關人物的說話技巧,何者敘述錯誤 (A)「唉!豎子不足與謀!奪項王天下者,必沛公也。吾屬今為之虜矣!」明斥項莊,實指項羽缺乏決斷 (B)紅拂問明虬髯客姓「張」後,隨即說:「妾亦姓張,合是妹。」是欲以「結為兄妹」的方式,抑制虬髯客的愛慕之意,並消除李靖因此所產生的不滿 (C)燭之武對鄭文公說:「臣之壯也,猶不如人;今老矣,無能為也已。」是以坦承自己「技不如人」的謙遜,避免鄭文公因為過去未曾重用他而感到內疚 (D)劉邦請項伯轉告項羽:「吾入關,秋毫不敢有所近,籍吏民、封府庫而待將軍。所以遣將守關者,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。」是以「甘為前鋒」的姿態,降低項羽對他的敵意
14( ) 下列「 」中的詞語,何者具有雙關的意義? (A)「豎子」不足與謀!奪項王天下者,必沛公也 (B)勞苦而功高如此,未有封侯之賞,而聽「細說」,欲誅有功之人 (C)夫秦王有「虎狼之心」,殺人如不能舉,刑人如恐不勝 (D)「壯士」!能復飲乎
15( ) 下列「 」中的字,何者作名詞用? (A)「度」我至軍中 (B)毋「內」諸侯 (C)則「與」斗卮酒 (D)人為刀「俎

16( ) 下列「 」內的字,何者不當「使役動詞
用? (A)項伯殺人,臣「活」之 (B)「舞」幽壑之潛蛟 (C)「泣」孤舟之嫠婦 (D)毋納諸侯,秦地可盡「王」也
17( ) 下列「 」內的字,何者詞性兩兩相同? (A)吾令人「望」其氣/日夜「望」將軍至 (B)毋「內」諸侯/不懈於「內」 (C)則「與」斗卮酒/備他盜之出入「與」非常也 (D)誰為大王「為」此計者/臣「為」韓王送沛公
18( ) 下列文句,何者不是
偶句? (A)若入,前為壽,壽畢,請以劍舞 (B)財物無所取,婦女無所幸 (C)殺人如不能舉,刑人如恐不勝 (D)大行不顧細謹,大禮不辭小讓
19( ) 以下關於司馬遷、司馬光二人及其著作之比較,何者正確? (A)遷、光二人皆曾因案入獄受刑 (B)遷著《史記》、光主撰《資治通鑑》 (C)《史記》與《資治通鑑》皆屬紀傳體 (D)光反對新法,與王安石不合;遷因李陵之禍,被貶江南
20( ) 下列何者為《史記》的別稱? (A)《太史公文》 (B)《太史公記》 (C)《史通》 (D)《國史》
21( ) 關於《左傳》、《史記》的比較,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(A)《左傳》作者為左丘明,《史記》作者為司馬遷 (B)《左傳》性質以時為綱,《史記》以人為主 (C)《左傳》體例為編年史,《史記》為紀傳體 (D)《左傳》為編年史之祖,《史記》為紀傳體之祖
22( ) 關於司馬遷生平的敘述,下列何者錯誤 (A)西漢人,字子長 (B)曾因李陵一事入獄,而受腐刑之辱 (C)受漢武帝之命,獨力完成《史記》 (D)其所著的《史記》為中國史傳文學的典範
23( ) 關於《史記》與《左傳》之比較,下列何者正確? (A)前者又稱《太史公書》,後者又稱《春秋外傳》 (B)前者為紀傳體史書,後者為編年體史書 (C)二者並列為二十五史之一 (D)前者兼具史學與文學價值,後者僅具史學價值
24( ) 下列詩詞歌詠的對象,何者配對錯誤 (A)百戰疲勞壯士哀,中原一敗勢難回。江東子弟今雖在,肯與君王捲土來:項羽 (B)中酒疏狂不治生,中陽有土不歸耕。偶因亂世成功業,更向翁前與仲爭:樊噲 (C)一擊車中膽氣豪,祖龍社稷已驚搖;如何十二金人外,猶有民間鐵未銷:張良 (D)子長少不羈,發軔遍丘壑。晚遭李陵禍,憤悱思遠託:司馬遷
25( ) 下列詞語的意義,何者相近或相同? (A)五陵少年/掃眉才子 (B)山歌村笛/下里巴人 (C)風華正茂/年長色衰 (D)狡兔三窟/黔驢技窮
26( ) 「項羽雖是□□□□的大英雄,可是因為一念之仁而讓劉邦有機可乘。」以上空格內不宜填入何者? (A)叱咤風雲 (B)拔山蓋世 (C)冠絕群倫 (D)龐眉皓髮
27( ) 「你現在掌握了領先優勢,應該□□□□,再占一城。」上列空格內最適合填入哪個詞語? (A)且戰且退 (B)乘勝追擊 (C)養兵千日 (D)點到為止
28( ) 「見到殺害兒子的歹徒,原本柔弱的母親頓時□□□□,衝上前去拽住他的衣領。」上列空格內不宜填入何者? (A)目眥盡裂 (B)怒火衝天 (C)頭髮上指 (D)作繭自縛
29( ) 下列成語,何者用字完全正確? (A)振筆疾書 (B)截足先登 (C)匪疑所思 (D)峙才傲物
30( ) 下列成語的寓意,何者相近或相同? (A)喜不自勝/怒髮衝冠 (B)虎狼之心/犬馬之心 (C)與之同命/生死與共 (D)婦人之仁/當機立斷
31( ) 姿勢動作常為身體語言的表徵,下列動作中,何者最能顯現人物閒適的神態? (A)按劍而跽 (B)箕踞而遨 (C)正襟危坐 (D)長跪讀素書
32( ) 閱讀下文,選出□內最適合填入的詞語:
  那婦人/背後晃動著佛羅稜斯的街道/肖像般的走來了/如果我吻一吻她/拉菲爾的油畫顏料一定會黏在/我異鄉的□上的。 (A) (B) (C) (D)
33( ) 下列文句,何者詞語使用正確? (A)中華成棒有染指奧運獎牌的實力,讓球迷十分期待 (B)光天化日下,他看到女子的皮包被搶,就鋌而走險地去追逐搶匪 (C)才幾年不見,他就長得人高馬大,連衣服都捉襟見肘了 (D)他在困境中力爭上游的求學精神,值得大家群起效法

  1. 閱讀測驗
1()勝敗由來不可期,包羞忍恥是男兒。
江東子弟多才俊,捲土重來未可知。(杜牧〈題烏江亭〉)
(
)百戰疲勞壯士哀,中原一戰勢難回。
江東子弟今雖在,肯為君王捲土來?(王安石〈烏江亭〉)
(1) ( ) 下列關於這兩首詩的敘述,何者錯誤? (A)兩首詩都認為江東子弟願意跟隨君王捲土重來 (B)兩首詩所詠的人物為項羽 (C)兩首詩所評價的歷史事件都是「烏江自刎」 (D)兩首詩都是詠史詩
(2) ( ) 下列關於這兩首詩的評述觀點,何者敘述正確? (A)甲詩認為捲土重來的關鍵在江東子弟身上 (B)乙詩認為捲土重來的關鍵在項羽身上 (C)甲詩認為項羽若肯渡江,則楚漢勝敗未可知 (D)乙詩認為即使江東子弟願為項羽捲土重來,項羽也沒有能力奪得天下
. 歷屆試題
答案:1.D 2.A 3.A 4.C 5.D 6.D 7.A 8.C 9.D 10.B 11.A 12.
解析:
1.(A)兩膝着地,腰和股都伸直。為恭敬讀信的意思。(B)兩膝著地,上身挺直。(C)兩腿岔開像簸箕一樣坐在地上。有放任自適的意思。(D)張腿而坐。這是一種輕慢的坐姿。
2.甲詩認為勝敗乃兵家常事,大丈夫要能屈能伸,忍受戰敗的羞恥,奮發雪恥圖強,不能因一時之波瀾,遂自毀其壯志。言下之意,作者對項羽寄予無限同情。乙詩前兩句是說經過無數次的廝殺,卻勞而無功,尤其是垓下一敗之後,楚軍大勢已去,無法挽回。後兩句意謂江東子弟雖多,但誰肯替項王出力,讓他捲土重來呢?所以乙詩在說明項羽剛愎自用,民心盡失才是楚軍失敗的主因。
3.(A)語譯:「權衡」興革得失,提供忠誠的意見。「斟酌」原為將酒適量注入杯中,後引申為考慮可否而決定取設。(B)語譯:聽到胡人響箭的聲音就兩腿「顫慄」,對著北魏的朝廷下跪投降。「戰」,通「顫」,發抖;害怕。(C)語譯:如今進入關中,不取任何財物,不接近任何女色。「幸」,指帝王親臨寵幸。(D)語譯:太史公猜測張良是身材高大,長相奇特,然而他的體態容貌竟像個婦人女子,和他的志氣頗「不相稱」。
4.關鍵字詞:「江東」、「英雄」、「虞兮」。
5.(A)動詞。派遣。(B)動詞。告訴。(C)動詞。稱王。(D)名詞。輔佐國君治理國政的人。〔語譯〕沛公(劉邦)的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對項羽說:「沛公想要在關中稱王,讓子嬰作宰相,秦國的所有珍寶都歸他所有。
6.此題四個選項皆出自《史記‧項羽本紀》中〈鴻門宴〉一段。(A)以道義作勸說。(B)敘述沛公入咸陽的舉措。(C)以沛公先後舉動的差異,說明沛公心有大志。(D)樊噲以亡秦作為歷史教訓,勸項羽勿殺沛公。
7.由「無助地獨靠著銅柱」、「燕市」、「屠狗的兄弟們」、「六國的兄弟們志士」等關鍵詞可知本詩所說是荊軻刺秦王的故事。題幹引詩出自余光中〈刺秦王〉。
8.(A)地位高;崇高。出自《戰國策‧馮諼客孟嘗君》/攀登;登上。出自柳宗元〈始得西山宴遊記〉。(B)裡面;內。出自方苞〈左忠毅公軼事〉/從事;使用。出自曹丕〈典論論文〉。(C)裡面;內。出自劉基《郁離子‧狙公》/裡面;內。出自陶淵明〈桃花源記〉。(D)通「納」。進入。出自《史記‧項羽本紀》/內廷。出自司馬光〈訓儉示康〉。
9.文中妻子認為車夫只是為齊相駕車,就志得意滿,深恐車夫不知上進,甚至狐假虎威,若與晏子相比,顯得車夫器小易滿,故妻子表明求去。〔題幹語譯〕晏子擔任齊相,有一次出門,他的車夫之妻從門縫中偷看她的丈夫。她的丈夫擔任宰相的車夫,坐在大傘蓋下,駕著四馬之車,神氣活現,自以為很得意。等到車夫回家後,他的妻子請求離去,丈夫問其原因,妻子說:「晏子身高不到六尺,擔任齊國宰相,揚名於諸侯。今天我看見他出門,志慮深遠,時時顯露謙虛的神情。現在你身高八尺,擔任他人的車夫,然而你卻是一副自大自滿的模樣,我因此想要離開你。」
10.題幹引詩出自包彬〈淮陰侯廟〉。作答此題的判斷條件,有「鳥盡弓藏」、「一飯千金」、「漢王」,故可判斷本詩是歌詠韓信。「鳥盡弓藏」指飛鳥射盡之後,就收起弓箭不用。比喻天下平定之後便遺棄功臣或事成後殺害有功之人。出自《史記.淮陰侯列傳》:「狡兔死,良狗烹;高鳥盡,良弓藏;敵國破,謀臣亡。」「一飯千金」指淮陰侯韓信未得志時,曾受漂母贈飯療飢,後來以千金為報。後遂以比喻報恩隆厚。〔語譯〕當飛鳥已被射獵殆盡,精良的弓矢勢必會被收藏不用,千年以來的歷史,對於韓信的史事難以評論。一碗飯的微小恩惠,韓信都還會想要報答,怎麼會在身為人臣時背叛漢王對他的恩澤呢?
11.甲、你,在此指項莊。乙、似;像是。丙、如果,表假設語氣。丁、似;像是。
12.甲、「察察」:潔淨的樣子。「汶汶」:音ㄨㄣˋ ㄨㄣˋ。汙濁的樣子。乙、「冥冥」:專心誠一。「惛惛」:音ㄏㄨㄣ ㄏㄨㄣ。沉靜專注。丙、「鋤耰棘矜」:農具與棍棒。鋤,鬆土、除草的農具。耰,音ㄧㄡ。用以擊碎土塊,整平田地的農具。棘矜,以棘樹做成的木柄。矜,音ㄐㄧㄣ。矛或戟的木柄。「鉤戟」:長兵器名。前端裝矛以直刺,旁裝橫刃以回鉤,故稱。「長鎩」:長矛。鎩,音ㄕㄚ。丁、「舉」、「勝」,都有「盡」的意思。

. 選擇題

答案:
1~20  CCAAC BADCD CACAD DAABB
21~33 DCBBB DBDAC BDD

解析:
1(A)年少/不久。(B)邀請/求取。(C)你。(D)尚且/暫且。
2(C)道歉。
3(B)指調皮搗蛋、暗中搞鬼的人。(C)對年輕女子的詈稱,有時也用作暱稱。(D)比喻皮膚乾燥粗糙又多皺紋。
4(B)ㄈㄢˊ ㄎㄨㄞˋ(C)ㄗㄡ ㄕㄥ。(D)ㄐㄧㄠ ㄐㄧˇ
5(A)幾。(B)細密。(C)與題幹皆意為屢次、頻繁。(D)命運;情勢。
6(A)逸/異。(B)弔。(C)蔽/敝。敝帚自珍,比喻東西雖不好,卻因為是自己的,仍然非常珍視。(D)岌/及。
7(A)犒勞酒食。
8(A)逗樂賈府眾人的機智。語出曹霑〈劉姥姥進大觀園〉。(B)表達不滿與對未來的深謀遠慮。(C)反諷說法,埋怨年輕時未受到重用。語出〈燭之武退秦師〉。(D)語出杜光庭〈虬髯客〉。
9(C)劉邦行事果決,立即處置背叛者,毫不手軟。
10(A)指曹無傷賣主求榮。(B)項莊舞劍,意在取沛公性命。(C)屢次以眼示意,催促項羽除去劉邦。
13(A)語出〈馮諼客孟嘗君〉。(B)語出杜光庭〈虬髯客〉。(C)反諷說法,埋怨年輕時未受到重用。語出〈燭之武退秦師〉。
14(A)明指項莊,暗指項羽。
15(A)動詞。估算。(B)動詞。接納。(C)動詞。給。(D)名詞。砧板。
16(A)使……活命。(B)使……舞。(C)使……泣。(D)稱王天下。
17(A)動詞。觀測/動詞。盼望。(B)動詞。接納/名詞。朝廷。出自諸葛亮〈出師表〉。(C)動詞。給/介詞。和。(D)動詞。籌劃/介詞。替。
18(A)頂針。
19(A)司馬光未曾入獄。(C)《資治通鑑》屬編年體。(D)司馬遷因李陵事下獄,隔年受腐刑。
21(D)編年史之祖為《春秋》。
22(C)非受漢武帝的命令,而是受父親遺命而作。
23(A)《左傳》又稱《春秋內傳》,《春秋外傳》指的是《國語》。(C)《左傳》是經部的書,不在二十五史中。(D)《左傳》的文學價值也很高。

24(A)項羽出身江東,由「江東子弟」可判斷為項羽。語出王安石〈烏江亭〉。【語譯】身經百戰之後出現疲態是壯士的悲哀,在中原打了一場敗仗之後從此難以挽回頹勢。江東子弟雖然大有人在,他們還肯追隨君王捲土重來嗎?(B)劉邦。劉邦年輕時遊手好閒,父親常斥責他不如哥哥有成就,即帝後劉邦便得意的問父親自己和哥哥誰比較厲害。語出張方平〈題沛縣漢高祖廟〉。【語譯】劉邦常喝醉酒、個性粗疏狂妄、不事生產,故鄉中陽有田地卻不回去耕作。在亂世中偶然成就功業,還要在父親面前和哥哥分出高下。(C)「一擊」指張良在博浪沙雇力士以鐵椎狙擊秦始皇。十二金人,相傳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收繳各地兵器,鎔鑄為十二座青銅人像。語出陳孚〈博浪沙〉。【語譯】一次驚險的擊殺顯示出張良的膽氣豪俠,這已使天下震動。除了十二金人外,民間怎麼還會有鐵器未被銷毀呢?(D)由「子長」、「李陵禍」可判斷為司馬遷。語出秦觀〈司馬遷〉。【語譯】子長年輕時豪放不羈,開始踏遍全過各地的名山大川。晚年被李陵牽連,發憤著書,將心志寄託其中。
25(A)比喻豪俠、貴家公子/
通曉文學的女子。(B)指通俗的鄉野音樂。(C)形容年輕有為,才華橫溢/年歲大了,容貌衰老。(D)比喻有多處藏身的地方或多種避禍的準備/比喻人拙劣的技能已使完,而終至露出虛弱的本質。
26(A)形容威風凜凜,足以左右世局。(B)形容人的力氣強大或志向遠大。(C)特別出色,無人比得上。(D)形容老人眉髮盡白。由題幹可知要填入形容大英雄的詞語,故此選項不適合。
27(A)邊打邊撤退。(B)趁著勝利時追逐攻擊潰敗的敵方。目前為領先的局面,想再贏下去就要趁著自己占上風的時候,故此選項最適合。(C)長期培訓軍隊。(D)僅僅觸及身體便即停止。指比試功夫時,只以分勝負為目的,不傷害到彼此生命的安危。
28(A)形容非常憤怒的樣子。(B)形容非常憤怒的樣子。(C)形容非常憤怒的樣子。(D)比喻人做事反而把自己陷入困境。柔弱的母親在見到歹徒時,一反平常纖弱的形象而衝上去,情緒勢必相當激憤,故此不合。
29(B)「截」足先登→捷。(C)匪「疑」所思→夷。(D)「峙」才傲物→恃。
30(A)高興得不得了/盛怒的樣子。(B)比喻兇殘暴戾之心/比喻臣子對君主的忠心,如犬馬之報答主人。(C)和他人同生死。(D)施小惠而不識大體,比喻姑息少決斷/抓住時機,立刻做出決斷。
31(A)跽:長跪。即兩膝著地,上身挺直。按劍而跽:撫劍挺身,改為跪姿。形容警戒的樣子。(B)箕踞:兩腿舒展而坐,是一種不拘禮法的坐法。(C)正襟危坐:整理服裝儀容,端正地坐好。形容莊重嚴肅的樣子。(D)長跪:直身屈膝的跪禮,以示恭敬莊重。
32(D)出自瘂弦〈婦人〉。從「肖像般的走來」、「拉菲爾的油畫顏料」可推測「那婦人」是一幅畫,而由「我吻一吻她」則可推出畫上的油畫顏料可能會黏在近嘴附近的髭鬚上,故選(D)
33(A)「染指」為貶義。應改成「獲得」。(B)鋌而走險」指在窮途末路或受逼迫時採取冒險行動或不正當的行為。應改成「奮不顧身」。(C)「捉襟見肘」指生活困頓。故不合。

. 閱讀測驗
答案:1. (1) A (2) C

解析:
(1) (A)兩首詩的觀點不同,杜牧認為「項羽捲土重來未必沒有機會」;王安石認為「江東子弟未必肯為項羽捲土重來」。
(2) (A)甲詩關鍵在項羽肯不肯。(B)乙詩關鍵在江東子弟肯不肯。(D)乙詩的觀點是即使項羽願意渡江重來,江東子弟也未必願意再重來。

【語譯】
()自古以來勝敗乃是兵家常事,不可預料,能忍受恥辱,才是真正的男子漢。如果項羽能重返江東,江東的子弟中有很多才俊之士,將來再次渡水而來,重新爭霸天下,勝負之數,也還不可預知。

()經過多次的戰役,兵力戰力也會疲困,中原一戰,在情勢上已難挽回敗勢。即使江東的子弟仍然還在,是否有人願跟項羽你捲土重來呢?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