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6月8日 星期一

諫太宗十思疏

實力評量 諫太宗十思疏
一、單選題
1( ) 下列各選項皆出自魏徵〈諫太宗十思疏〉,何者用字完全正確? (A)將祟極天之峻,永保無疆之休 (B)念高危,則思謙忡而自牧 (C)憂懈殆,則思慎始而敬終 (D)怨不在大,可畏惟人
2( ) 下列「 」中的字詞,何者解釋錯誤 (A)「役」聰明之耳目:使喚;差遣 (B)「虧」無為之大道:損害 (C)無因怒而「濫
刑:過度;失當 (D)不言而「化」:傳布文化
3( ) 下列「 」中的字詞,何者解釋正確? (A)永保無疆之「休」:停止 (B)謙沖而自「牧」:放逐 (C)正身以「黜惡」:斥退壞人 (D)「簡」能而任之:減省
4( ) 下列「 」中的字詞,何者解釋錯誤 (A)代下「司」職:掌理 (B)人君當「神器」之重:指帝位 (C)臣聞求木之「長」者:長得高大 (D)「殷
憂而道著:私底下
5( ) 「永保無疆之休」一句,意謂著什麼? (A)永久保存無窮盡的財富 (B)時常無止盡的休息 (C)保護廣闊無垠的疆域 (D)長保無窮的福祉
6( ) 〈諫太宗十思疏〉:「求木之長者,必固其根本;欲流之遠者,必浚其泉源;思國之安者,必積其德義。」關於以上文字的說明,何者正確? (A)以木、水暗喻唐代的風水國運 (B)言明凡事應力求過程盡善盡美 (C)說明治國的方法在鞏固根本 (D)祝願國祚如木高,如水長
7( ) 「怨不在大,可畏惟人。載舟覆舟,所宜深慎」一句的涵義,與下列何者最接近? (A)有容乃大,無欲則剛 (B)得民者昌,失民者亡 (C)仙人打鼓有時錯,腳步踏差誰人無 (D)天下興亡,匹夫有責
8( ) 下列「 」中的字,何者不作動詞用? (A)將「崇」極天之峻 (B)承天「景」命 (C)「簡」能而任之 (D)「浚」其泉源
9( ) 下列關於修辭的說明,何者錯誤 (A)殷憂而道著,功成而德衰:映襯 (B)載舟覆舟,所宜深慎:借喻 (C)恩所加,則思無因喜以謬賞;罰所及,則思無因怒而濫刑:層遞 (D)可以養松喬之壽:引用
10( ) 下列選項中的詞性,何者與其他三者不同 (A)「董」之以嚴刑 (B)「奔」車朽索 (C)「正」身以黜惡 (D)「簡」能而任之
11( ) 下列各「崇」字,何者與「將崇極天之峻」的「崇」字,詞性不同 (A)推「崇」備至 (B)「崇」尚儒學 (C)「崇」山峻嶺 (D)「崇」拜偶像
12( ) 下列「 」中的字,何者詞性有誤 (A)江海「下」百川:動詞 (B)「君」人者:名詞 (C)「崇」極天之峻:動詞 (D)「縱」情以傲物:動詞
13( ) 關於魏徵的敘述,何者正確? (A)年少時放縱玩樂,後下定決心刻苦勤學,才有後來的功績 (B)不但是名忠臣,更是優秀的文學家,寫作許多膾炙人口的詩作 (C)太宗即位後相當信任魏徵,魏徵也盡責直言 (D)擔任諫官,所以不曾修訂史書
14( ) 下列關於魏徵的敘述,何者錯誤 (A)少有大志,好讀書,留心經國治民之道 (B)魏徵死後,太宗痛失「人鏡」 (C)著作等身,其中以《貞觀政要》、《隋書》最有名,時稱良史 (D)所著〈諫太宗十思疏〉中可見儒、道二家的思想
15( ) 下列選項,何者不屬於勸諭帝王的文章? (A)魏徵〈諫太宗十思疏〉 (B)諸葛亮〈出師表〉 (C)顧炎武〈廉恥〉 (D)韓愈〈論佛骨表〉
16( ) 下列「 」中的成語,何者使用不當 (A)他懷著「破釜沉舟」的決心,計畫在兩年內拿到碩士學位 (B)他失業半載,家中「食指浩繁」,生活堪慮 (C)關於明天的比賽,只要加強默契「嚴陣以待」,贏球的機率很大 (D)由於他家中貧困,不但簞食瓢飲,出門也只能「奔車朽索」
17( ) 「為人處世,當思□□□□,勿驕傲自大。」以上缺空的成語,可以填入下列何者? (A)夙興夜寐 (B)困心衡慮 (C)謙沖自牧 (D)量小易盈
18( ) 下列「 」中的成語,何者運用正確? (A)南亞海嘯發生後,慈善團體不分國界投入救援行動,充分發揮「胡越一體」的情誼 (B)飆車族為圖「載舟覆舟」的刺激,超速奔馳,罔顧路人安危 (C)烈日當空,農夫莫不「勞神苦思」,揮汗如雨地耕作 (D)學子們都期盼能夠在大考中締造佳績,日後便可「鳴琴垂拱」,自在生活
19( ) 「君子之為人,虛懷若谷,從不自我□□。」缺空的詞語中,可填入下列何者? (A)誇詡 (B)省察 (C)諂媚 (D)整飭

二、閱讀測驗
1下列引文出自吳兢《貞觀政要》,請閱讀後回答問題:
  貞觀十五年,太宗問魏徵曰:「比來朝臣都不論事,何也?」徵對曰:「陛下虛心採納,誠宜有言者。然古人云:『未信而諫,則以為謗己;信而不諫,則謂之尸祿。』但人之才器,各有不同:懦弱之人,懷忠直而不能言;疏遠之人,恐不信而不得言;懷祿之人,慮不便身而不敢言。所以相與緘默,俯仰過日。」太宗曰:「誠如卿言。朕每思之,人臣欲諫,輒懼死亡之禍,與夫赴鼎鑊、冒白刃,亦何異哉?故忠貞之臣,非不欲竭誠,竭誠者乃是極難。所以禹拜昌言,豈不為此也!朕今開懷抱,納諫諍,卿等無勞怖懼,遂不極言。」
(1) ( ) 若要為本文訂定標題,下列何者最適合? (A)任賢 (B)擇官 (C)求諫 (D)慎終
(2) ( ) 「比來朝臣都不論事」是什麼意思? (A)近來朝臣都不議論政事 (B)比起魏徵來,朝臣都不如他 (C)來朝的臣子不論何事皆可上奏 (D)朝臣朋比結黨卻不評論國事
(3) ( ) 「未信而諫,則以為謗己」意謂: (A)未得君上信任而進諫,君上會以為是毀謗 (B)為人不夠誠信而進諫,就會被認為是毀謗 (C)被自己不信任的人勸諫,就去毀謗那個人 (D)未得臣子信任而求諫,臣子怕被視為毀謗

2下列引文出自歐陽脩《五代史.伶官傳序》,請閱讀後回答問題:
  《書》曰:「滿招損,謙受益。」憂勞可以興國,逸豫可以亡身,自然之理也。故方其盛也,舉天下之豪傑,莫能與之爭,及其衰也,數十伶人困之,而身死國滅,為天下笑。夫禍患常積於忽微,而知勇多困於所溺,豈獨伶人也哉!作〈伶官傳〉。
(1) ( ) 「逸豫可以亡身」一句中,「逸豫」意指什麼? (A)縱情享樂 (B)勤勞節儉 (C)安閒自在 (D)憂悶不快
(2) ( ) 「夫禍患常積於忽微」一句中,「忽微」的意思是什麼? (A)忽然變小 (B)忽略至極 (C)細微之處 (D)轉眼就變為衰弱
(3) ( ) 本文主旨是什麼? (A)國之衰亡乃自然之現象,不足怪也 (B)國家之衰亡皆由於怠忽而起 (C)國家之衰亡實乃用人不當 (D)國家之衰亡導源於兵力薄弱









答案
一、
1(D)
解析:(A)將「祟」極天之峻→崇。(B)謙「忡」而自牧→沖。(C)憂懈「殆」→怠。
2(D)
解析:(D)教化天下。
3(C)
解析:(A)美善;福祉。(B)修養。(D)選擇。
4(D)
解析:(D)深重。
5(D)
6(C)
解析:(A)木、水是用二者皆以根源為重的特性,與風水之說或祝賀之意無關。(B)此段文字說明的,應是「基礎」的重要。(D)木、水是用二者皆以根源為重的特性,與風水之說或祝賀之意無關。
7(B)
解析:(A)有度量、心胸寬闊,才能成就大業;人無私慾,則能剛正不屈。(C)臺灣諺語。意指「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」。(D)指國家的盛衰是全國人民的責任。
8(B)
解析:(A)動詞。提高;升高。(B)形容詞。大。(C)動詞。挑選。(D)動詞。疏通。
9(C)
解析:(C)映襯。
10(B)
解析:(A)動詞。督正。(B)形容詞。奔馳的。(C)動詞。端正。(D)動詞。選擇。
11(C)
解析:(A)動詞。尊敬;尊重。(B)動詞。尊敬重視。(C)形容詞。高峻的。(D)動詞。敬仰佩服。
12(B)
解析:(A)居其下。(B)動詞。統治。(C)提高;升高。(D)放縱。
13(C)
解析:(A)魏徵年輕時即有大志,膽識過人,好讀書,留意經國治民之道。(B)魏徵在文學上並無過多著墨。(D)主修《隋書》,撰定《梁書》、《陳書》總論,時稱良史。
14(C)
解析:(C)魏徵曾奉命和虞世南、禇亮等人編纂《群書治要》。《貞觀政要》為吳兢所著。
15(C)
解析:(A)魏徵見唐太宗在位日久,漸露怠政之兆,故上此疏勸諫太宗應當居安思危、戒奢以儉,積德義、行仁政。(B)諸葛亮上書給後主,建請出師。(C)顧炎武的讀書筆記,非勸諭帝王之用。(D)韓愈上書唐憲宗勸諫不該鋪張迎佛骨。
16(D)
解析:(A)引申為做事果決、義無反顧。(B)家中賴以撫養的人口眾多。(C)以嚴整的陣勢等待敵人來犯。指預先做好準備,等待來犯者。(D)喻極端危險。
17(C)
解析:(A)早起晚睡。比喻勤勞。(B)指心意困苦,思慮阻塞。(C)為人處事謙和退讓,以修養自我的德性。日中則昃、月盈則虧:皆比喻事物盛極而衰。(D)形容人氣量狹窄,因此容易自滿得意。
18(A)
解析:(A)形容距離遙遠但感情卻融洽無間。(B)比喻取得民心的重要。(C)耗費心神,深思竭慮。(D)指無為而治。
19(A)
解析:(A)誇大。(B)省察;內省。(C)逢迎巴結。(D)整頓。亦指品德端莊的樣子。


















二、閱讀測驗
1
(1)(C)
解析:(C)由太宗最後言「朕今開懷抱,納諫諍,卿等無勞怖懼,遂不極言」一句,可知其求臣子能多議論國事,提出諫言。
(2)(A)
(3)(A)
【語譯】
貞觀十五年,唐太宗問魏徵:「近來朝臣都不議論政事,這是為什麼?」魏徵回答說:「陛下能夠虛心採納勸諫,臣子實在應該有所建言。然而古人說過:『不被信任的人勸諫,就會被認為是毀謗自己;已被信任的人卻不勸諫,就叫做尸祿。』但是人的才能器度,各有不同;膽小怯懦的人,心存忠直而不能進諫;被疏遠的人,怕不被信任而無法進諫;貪戀祿位的人,怕不利於自身而不敢進諫。所以大家都沉默不言,應付著混日子。」太宗說:「這些現象確實像你所說。我常想,當人臣想要勸諫,往往害怕遭到殺身之禍,這和赴鼎鑊被烹殺、冒刀劍被斬殺又有什麼兩樣?因此忠貞的臣子,並非不想竭盡忠誠,竭盡忠誠實在太難。所以夏禹聽到好的意見要拜謝,難道不就是因為這個緣故。如今我敞開胸懷,接受勸諫諍言,你們無須因為恐懼害怕,就不敢暢所欲言。」

2
(1)(A)
(2)(C)
(3)(B)
解析:
【語譯】《書經》上說:「驕傲自滿,必然會招來禍患,謙恭退讓,必定會得到助益。」因此謹慎勤勞可以使國家興盛,安逸享樂可以使身家敗亡。這是自然的道理。所以當莊宗強盛的時候,全天下的英雄豪傑,沒有人能夠和他相抗衡,到了他衰敗的時候,幾十個伶人就把他圍困起來,以致身死國亡,被天下人所譏笑。禍患經常是由於細微的事情累積起來的。才智勇敢的人大多被他的溺愛(嗜好)所蒙蔽,又何止是伶人呢?因此我作〈伶官傳〉。
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