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統測初試
( )1.下列文句中的「使」字,何者具有假設的涵義? (A)出師未捷身先死,長「使」英雄淚滿襟 (B)你今日既到這裡,不可「使」你那江州性兒 (C)士生於世,「使」其中不自得,將何往而非病 (D)若得如此,宋江星夜「使」人回家搬取老父,以絕根本。【93統測】
( )2.下列各組文句的意義,何者兩兩相近? (A)位卑則足羞,官盛則近諛/不才明主棄,多病故人疏 (B)挾飛仙以遨遊,抱明月而長終/露從今夜白,月是故鄉明 (C)質的張而弓矢至焉,林木茂而斧斤至焉/禍福無門,惟人自召 (D)風無雄雌之異,而人有遇不遇之變/天有不測風雲,人有旦夕禍福。【93統測】
( )3.蘇轍〈黃州快哉亭記〉:「士生於世,使其中不自得,將何往而非病?」下列散曲,何者最清楚的展現作者「其中不自得」的處境? (A)
雲霞。我愛山無價。看時行踏。雲山也愛咱 (B)
鶴立花邊玉,鶯啼樹杪弦。喜沙鷗也解相留戀 (C)
晚來盡灘頭聚。笑語相呼。魚有剩,和煙旋煮。酒無多,帶月須沽 (D)
砧聲催動一天霜。過雁聲嘹亮。叫起離情,敲殘愁況。夢家山身異鄉。【96統測】
( )4.蘇轍〈黃州快哉亭記〉:「今張君不以謫為患,竊會計之餘功,而自放山水之間,此其中宜有以過人者。」文中的曠達自適心境與下列何者不同? (A)惟江上之清風,與山間之明月,耳得之而為聲,目遇之而成色。取之無禁,用之不竭,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,而吾與子之所共適(蘇軾〈赤壁賦〉) (B)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。山氣日夕佳,飛鳥相與還。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(陶潛〈飲酒〉) (C)賦命有厚薄,委心任窮通。通當為大鵬,舉翅摩蒼穹;窮則為鷦鷯,一枝足自容。苟知此道者,身窮心不窮(白居易〈我身〉) (D)自許封侯在萬里,有誰知,鬢雖殘,心未死(陸游〈夜遊宮〉)。【101統測】
- 單選題
1、(
) 下列「 」中的字詞,何者意義解釋錯誤? (A)而風何「與」焉:參預 (B)「烏」睹其為快也哉:何;哪裡 (C)昔楚襄王「從」宋玉、景差於蘭臺之宮:跟隨 (D)使其中不自得,將何往而非「病」:憂傷
5、(
) 下列字詞,何者讀音標示正確?(甲)騁騖:ㄔㄥˇ ㄨˋ/(乙)甕牖:ㄨㄥˋ ㄧㄡˇ/(丙)睥睨:ㄅㄟ ㄋㄧˋ/(丁)倏忽:ㄕㄨˋ ㄏㄨ/(戊)景差:ㄐㄧㄥˇ ㄔㄞ。 (A)甲乙丁 (B)丙丁戊 (C)甲丙戊 (D)乙丁戊
6、(
) 「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,將何適而非快」一句的涵義與下列何者不同? (A)能與人禍福相伴,自可處世和諧 (B)不為外物所役,自可以順處逆,泰然自若 (C)樂天知足的人,對於逆境自能安之若素 (D)能夠超然物外,便可以處處安然自在
9、(
) 「士生於世,使其中不自得,將何往而非病?使其中坦然,不以物傷性,將何適而非快?」是勸諭人應有何種襟懷? (A)及時行樂則逍遙稱快 (B)退一步則海闊天空 (C)豁然達觀則無入而不自得 (D)淡泊名利則無煩憂
10、(
) 〈黃州快哉亭記〉一文中,有起、承、轉、合的布局,下列何者是全文的「轉折」部分? (A)士生於世,使其中不自得 (B)蓋亭之所見,南北百里,東西一舍 (C)至於長州之濱,故城之墟 (D)夫風無雌雄之異,而人有遇不遇之變
11、(
) 由〈黃州快哉亭記〉一文,可以知道其亭名為「快哉」的最主要原因是什麼? (A)此亭周圍舟楫常迅速出沒其間 (B)此亭雄偉壯麗,足以稱快世俗 (C)山川風物變化很快 (D)勸諭張夢得,勿以物傷性,則何適而非快
12、(
) 「窮耳目之勝以自適」一句的寓意為何? (A)縱情於耳目感官的享樂,以自我陶醉 (B)窮困時,只有觀賞山水勝景,才能自我調適 (C)盡情享受大自然的勝景,以自求安適 (D)盡耳目之力欣賞大自然勝景,大自然便會成為好友
14、(
) 「夫風無雄雌之異,而人有遇不遇之變」一句的意思為何? (A)氣候無寒暑之別,人卻有感受深淺的不同 (B)風俗無雅俗之分,人卻有適應不適應的差別 (C)風並沒有輕重之分,但是人卻有輕重之別 (D)風無雄雌之分,人卻有得意不得意之別
15、(
) 下列文句的修辭,何者運用正確? (A)夫風無雌雄之異,而人有遇不遇之變:錯綜 (B)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,將何適而非快:提問 (C)晝則舟楫出沒於其前:借喻 (D)快哉此風!寡人所與庶人共者耶:激問
16、(
) 下列文句中,何者所運用的修辭和「曹孟德、孫仲謀之所睥睨,周瑜、陸遜之所騁騖」一句相同? (A)晝則舟楫出沒於其前,夜則魚龍悲嘯於其下 (B)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 (C)南北百里,東西一舍 (D)風無雌雄之異,人有遇不遇之變
19、(
) 下列文句的修辭,何者使用錯誤? (A)西望武昌諸山,岡陵起伏,草木行列:摹寫 (B)晝則舟楫出沒於其前,夜則魚龍悲嘯於其下:對偶 (C)快哉此風!寡人所與庶人共者耶:倒裝 (D)士生於世,使其中不自得,將何往而非病:倒反
22、(
) 下列關於蘇轍的文章特色,何者敘述正確? (A)古勁簡直,有先秦之風 (B)立意平穩、樸實淡雅 (C)善敘事,不用故事陳言 (D)嘗自評其文曰:「吾文如萬斛泉源,不擇地而出,……但常行於所當行,常止於不可不止」
23、(
) 下列「 」中的成語,何者意義前後相同? (A)王老師的的書法功力已有二十年之久,筆力「入木三分」/蘇洵的〈六國論〉一文,以開門見山破題,提出弊在賂秦,因他筆力遒勁,寫來「入木三分」,切中事理 (B)他的竹子能畫得那麼逼真,原因在他下筆前即「胸有成竹」/經過長期的準備,他對於如何贏得這場比賽早已「胸有成竹
(C)余光中的文學造詣,在文壇的確是「無出其右」,令人崇仰/他剛獲得世界花式調酒大賽的冠軍,在目前可說是「無出其右」,難怪店裡天天高朋滿座 (D)這份報導文宣鐵定不實,平日總是「逢人說項」的他,不可能惡意中傷別人/求職處處碰壁的丁丁,總是靠著父母「逢人說項」,而找到工作
24、(
) 下列「 」中的詞語,何者寓意與其他三者不同? (A)他是一隻「披著羊皮的狼」,你要睜亮眼睛,不要被騙了 (B)你何須懼怕他,他不過是「紙老虎」而已 (C)遇到大事情,那些「羊質虎皮」的人,早就不見蹤跡 (D)你不要看他壯如金剛,其實他是「外強中乾」
29、(
) 「當一個人說他原則上贊成某事時,那就是說他根本無意把那件事付諸實施。」這是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名言,意思是說一般人作事常有何種態度? (A)虛與委蛇 (B)爭功諉過 (C)優柔寡斷 (D)眼高手低
30、(
) 下列文句,何者用字完全正確? (A)教授才高識廣,博恰多聞,能詩能文,能書能畫,不愧為大師風範 (B)個性古板的人,做事常焦柱鼓瑟,拘泥成例,不知變通 (C)六朝時代,不少唯美文學的文章,錦心繡口,文詞華麗優美 (D)他的年紀不過二十出頭,但看起來卻是一副老態龍鐘模樣
31、(
) 下列「 」中的字,何者前後不同? (A)「ㄏㄞˋ」人聽聞/動心「ㄏㄞˋ」目 (B)風雲開「ㄏㄜˊ」/縱橫捭「ㄏㄜˊ」 (C)暗自「ㄑㄧㄝˋ」喜/「ㄑㄧㄝˋ」膚之痛 (D)「ㄙㄠ」人思士/獨領風「ㄙㄠ」
32、(
) 下列關於〈黃州快哉亭記〉一文的說明,何者敘述錯誤? (A)騷人思士不得稱快,原因在於「以物傷性」 (B)「快哉」的關鍵在於「使其中坦然,不以物傷性」 (C)「人有遇不遇之變」意謂生逢盛世或亂世的不同 (D)「竊會計之餘功」意謂利用公務餘暇
33、(
) 〈黃州快哉亭記〉一文中宋玉對楚王言:「此獨大王之雄風耳,庶人安得共之!」他的用意為何? (A)稱讚楚王具有王者唯我獨尊的豪氣 (B)感慨人民無法共享楚王的榮耀 (C)諷刺楚王好大喜功 (D)諷諫楚王不懂體恤民生疾苦
34、(
) 根據〈黃州快哉亭記〉一文所述,亭名「快哉」的原因何者錯誤? (A)江上清風迅快無倫,令人讚嘆 (B)登亭覽江流之勝,令人愉快 (C)想見古人流風遺跡,讓人稱快 (D)人若能坦然自適,則無往不快
35、(
) 「昔楚襄王從宋玉、景差於蘭臺之宮,有風颯然至者,王披襟當之,曰:『快哉此風!寡人所與庶人共者耶?』宋玉曰:『此獨大王之雄風耳,庶人安得共之!』」作者以為宋玉之言存有何意? (A)憐憫之意 (B)諷諫之意 (C)阿諛之意 (D)不屑之意
36、(
) 關於蘇轍的生平經歷,下列敘述何者正確? (A)年十九與兄蘇軾同榜登進士第,晚年隱居許州,讀書學禪以終 (B)生性沉靜敦厚,文章古勁簡直,有先秦之風,所作文章立意平穩 (C)提倡新法,為舊黨所排斥 (D)思想恢弘,文筆雄深雅健
37、(
) 祥祥準備寫一篇報告,介紹蘇轍的生平及重要事跡。下列選項,何者是他可以在圖書館蒐集到的資料?
(甲)字子瞻,為蘇軾之弟,蘇洵之子。
(乙)蘇軾推許其體氣高妙,為唐宋八大家之一。
(丙)自編詩文為《潁濱遺老文集》。
(丁)生性沉靜敦厚,語言樸實淡雅。
(戊)晚年隱居許州潁水之濱,自號潁濱遺老。 (A)甲丁 (B)乙丁戊 (C)乙丙戊 (D)丙戊
(甲)字子瞻,為蘇軾之弟,蘇洵之子。
(乙)蘇軾推許其體氣高妙,為唐宋八大家之一。
(丙)自編詩文為《潁濱遺老文集》。
(丁)生性沉靜敦厚,語言樸實淡雅。
(戊)晚年隱居許州潁水之濱,自號潁濱遺老。 (A)甲丁 (B)乙丁戊 (C)乙丙戊 (D)丙戊
38、(
) 下列「 」中的成語,何者使用不恰當? (A)執政者若不謹慎行事,就像「奔車朽索」,會陷國家於危險的境地 (B)世間繁華不過像「海市蜃樓」,沒有永恆的存在 (C)這家餐廳遠近馳名,眾多饕客認為料好實在,味道鮮美,真是「聲聞過情」 (D)為了表示對客人的尊重,一向隨便的他也「正襟危坐」起來
解析:
1.(A)讓;使得。(B)放任。(C)如果。(D)派遣。
2.(A)指恥學於師/喻不受重用。(B)指期盼生命永恆/指思念家鄉。(C)意謂榮辱禍福皆由自取。(D)說明憂樂取之於己,與外物無/人生無常,世事多變。
3.題幹敘述為「內心無法自得自適之情」,僅(D)選項符合。(A)物我合一之境。語出張養浩〈雙調‧雁兒落兼得勝令‧退隱〉。語譯:雲霞啊,我極愛無價的山景,在山中行走,邊走邊欣賞雲山,雲山也愛我。(B)物我合一之境。語出張養浩〈雙調‧慶東原〉。語譯:野鶴站在花的旁邊,像一塊潔白的美玉;黃鶯在樹梢啼叫,像在演奏管絃。喜愛沙鷗盤旋我的左右,牠好像懂得與人留戀。(C)伴隨著自然之趣與友同歡之閒適。語出姚燧〈中呂‧滿庭芳〉。語譯:夜幕漸垂,大家都聚集在岸邊,歡呼笑語聲不斷。魚有剩,立刻燒煮起來。酒不夠,趕快踏月去買。(D)身在異鄉的愁思。語出周德清〈中呂‧朝天子‧秋夜客懷〉。語譯:擣衣的聲音催落了滿天飛霜,飛過的鴻雁,鳴聲嘹亮。喚起了離鄉之情,敲起了愁緒,夢到家鄉的山,然而卻身在異鄉。
4.題幹以張君(張夢得)遭逢貶謫卻能以寄情山水的方式,來擺脫心中不遇之苦悶,表現出一種曠達自適心境。(A)本段文句在勸勉人毋須執著盲從,將自我融入大自然之中,享受自然的美景,隨遇而安,即可突破生命的限制,達到精神上的滿足。(B)本段文句以田園生活的恬淡自適,表現出人與大自然融合、悠然知足的心境,這樣的領會,是無法用語言來完全說出的。語譯:在屋舍東邊的籬笆下採摘菊花,悠閒自得,抬頭便可見到遠方的南山。夕陽西下,南山瀰漫著山嵐,落日餘暉與山嵐霧氣相映成美妙的佳景,此時,飛鳥結伴歸回巢穴。在這樣的景致中蘊涵著真誠自然的意趣,如此境界只能用心領會,想要解釋卻無法以言語表達。(C)作者認為人生際遇的窮通各有其命,窮達未必能強求,凡事盡其在我,順天應人,懂得調適本心,隨遇而安,才不會受到外物的羈絆。語譯:上天賦予的命運厚薄各自不同,就放開心胸任由際遇困窮或顯達。際遇若顯達,我就作大鵬鳥,展翅飛翔,飛到接近天空的地方;際遇若困窮,就當隻小鷦鷯,只要在林中找到一截樹枝可棲息容身,我就心滿意足了。如果能夠體認這個道理,就算外在身體困頓,內在心志也不會窮匱。(D)本段文句寫作者昂揚的愛國情懷不因年齡而衰減。語譯:自己期許能夠立功於邊遠之地而得封官,然而有誰能夠明白,我的鬢髮雖然已經斑白衰殘,但我的心志並未死去。
1、(C)音ㄗㄨㄥˋ,使……跟隨。即帶領。
到處關說,替人講情。
27、(A)本指風雲或散或聚,變幻不定。後比喻局勢動盪變化/比喻勢力極盛大,可以使風雲為之改變顏色。(B)先賢遺留下來的風範和事跡/風雅而具有情趣的事。(C)形容居住環境的簡陋/節儉可以培養廉潔的美德。(D)皆比喻人的才能超群出眾,不同凡俗。
38、(A)用腐朽的車子駕馭奔馳的馬車。喻極端危險。(B)比喻虛幻的景象或事物。(C)名聲超過實際。應改為「名副其實」。(D)形容莊重嚴肅的樣子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