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4月20日 星期一

陳情表

陳情表
一、     作者:
1.      李密,字令伯
二、     文章:
1.      表,古代人臣上書的一種文體,用以陳情,形式上是應用文,內容為抒情文。
2.      出處《昭明文選》,體裁屬非韻文(古文、散文),文眼「孝」。
3.      主旨:追憶祖孫孤苦相依,再敘忠孝兩難進退維谷之處境,後以現實情況為考量,願能先孝後忠。
三、     課文:
1.      臣以險釁,夙遭閔兇。生孩六月,慈父見背。行年四歲,舅奪母志。
險釁:ㄒㄧㄣˋ,命運惡劣 夙:ㄙㄨˋ,幼年 閔凶:憂患凶喪 見背:去世
“婉曲”

祖母劉愍臣孤弱,躬親撫養。臣少多疾病,九歲不能行;零丁孤苦,至於成立。 愍:ㄇ一ㄣˇ,憐恤(ㄒㄩˋ) 躬親:親自

既無叔伯,終兄弟;門衰薄,晚有兒息。外無期功彊近之親,內無應門五尺之煢煢獨立,形影相弔 鮮:ㄒㄧㄢˇ,沒有
祚:ㄗㄨㄛˋ,福氣 期功:ㄐㄧ,古代服喪期 彊:ㄑㄧㄤˊ,通「強」,強力。
僮:奴婢(ㄅㄧˋ) 煢煢:ㄑㄩㄥˊ,孤苦無依,同「形影相弔(ㄉ一ㄠˋ) “對偶”

疾病,常在床蓐;臣侍湯藥,未曾廢離。 嬰:纏
床褥:ㄖㄨˋ,臥具

第一段:描述祖孫相依為命。

2.      奉聖朝,沐浴清化。前太守臣,察臣孝廉;後刺史臣,舉臣秀才;臣以供養無主,辭不赴命。 逮:ㄉㄞˋ,到 逵:ㄎㄨㄟˊ“轉化”

書特下,臣郎中;尋蒙國恩,馬。以微賤,當侍東宮,非臣隕首,所能上報。臣以表,辭不就職。 詔:ㄓㄠˋ 拜:授職。
除:去舊職,命新職。 洗:ㄒㄧㄢˇ 猥:ㄨㄟˇ,鄙陋的樣子 隕首:犧牲生命。
具:準備 聞:傳達
詔書切峻,責臣逋慢。郡縣逼迫,催臣上道;州司臨門,急於星火。臣欲奉詔奔馳,則病日;欲苟順私情,則告訴不許;臣之進退,實為狼狽。 逋慢:ㄅㄨ,怠慢 篤:病勢沉重
成語:羝(ㄉ一)羊觸藩(ㄈㄢˊ)跋前躓(ㄓˋ)後。

第二段:忠孝之間,進退兩難。

3.     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,凡在故老,猶蒙矜育;況臣孤苦,特為尤甚。且臣少事朝,歷職郎署,本圖宦達,不矜名節。今臣亡國賤俘,至微至陋,過蒙拔擢,寵命優渥;豈敢盤桓,有所希 伏惟:謙辭,想
矜育:ㄐㄧㄣ,憐惜撫育 偽:竊據的 不矜:不自誇 盤桓:ㄏㄨㄢˊ,徘徊
冀:ㄐㄧˋ “類疊”

但以日薄西山,氣息奄奄,人命危淺,朝不慮夕。臣無祖母,無以至今日;祖母無臣,無以終餘年。母孫二人,更相為命;是以區區,不能廢遠。臣今年四十有四,祖母今年九十有六,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,報養之日短也。烏鳥私情,願 區區:自謙詞
烏鳥私情:孝心 乞:ㄑ一ˇ,乞求 養:ㄧㄤˋ,供(ㄍㄨㄥˋ) “類疊” “譬喻”
成語:行將就木。

第三段:全文重點所在,說明先孝後忠。

4.      臣之辛苦,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,所見明知;皇天后土,實所共鑒。 鑒:審查

願陛下矜愍愚誠,聽臣微志;庶僥倖,保卒餘年。臣生當隕首,死當結草 矜愍:同情 結草:死後報恩

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,謹拜表以聞。 犬馬;自謙詞 怖懼:惶恐


第四段:願國君能成全其心志,答應其請求。

諫太宗十思疏

諫太宗十思 疏:ㄕㄨˋ

一、作者
1.      魏徵,字玄成,魏州人,唐太宗以其耿直,封之「鄭國公」。
2.      卒後,太宗曾說:「夫以銅為鏡,可以正衣冠;以古為鏡,可以知興替;已人為鏡,可以明得失。朕常保此三鏡,以防己過。今魏徵逝,遂亡一鏡矣!」 殂:ㄘㄨˊ
3.      歷史上,魏徵以敢於「犯顏直諫」著稱,其言論散見於「貞觀政要」。

二、文章
1.      本文選自「貞觀政要論君道,全文以「思」為主,揭示「思國之安者,必積其德義」的主旨。
2.      疏:古代人臣像君王陳述意見的文體,屬於「應用文」的上行公文。 內容為「論說文」。

三、課文
1.      臣聞求木之長者,必固其根本;
    欲流之遠者,必其泉源;   浚:ㄐㄩㄣˋ,通「濬」,挖深
    思國之安者,必積其德義。
※排喻手法。 重點:安國當積德義。

源不深而豈望流之遠,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長;
德不厚而思國之治,雖在下愚,知其不可,而況於明哲乎?
人君神器之重,居域中之大,將極天之峻,永保無疆之
※神器,借代「帝位」。 重點:身處高位,宜力求美善與治世。
※崇:轉品,形容詞轉動詞。 當:承擔 休:美善、福祉

不念於居安思危,戒奢以儉,德不處其厚,情不勝其欲,
亦伐根以求木茂,塞源而欲流長者也。 
※斯:如同

2.      凡百元首,承天景命,莫不殷憂而道著,功成而德衰。有善始者實繁,能克終者蓋寡。  殷:一ㄣ,深  ~殷憂:艱困的時候
※重點:不有初,鮮克有終。 靡:ㄇ一ˇ,無
豈其取之易而守之難乎?昔取之而有餘,今守之而不足,何也?
※提問手法。

夫在殷憂,必竭誠以待下;
  既得志,則縱情以傲物。  ※縱情傲物:任性傲慢的待人
  竭誠則胡越為一體,
  傲物則骨肉為行路。  ※重點:勸君王以誠待人,誠則遠來,傲則親離。
之以嚴刑,  ※董:督責。
  震之以威怒,  ※倒裝用法。
終苟免而不懷仁,
  貌恭而不心服。 ※意同:之以政,齊之以刑,民免而無恥。
               ※道:ㄉㄠˇ,通「導」
怨不在大,可畏人;載舟覆舟,所宜深慎。奔車朽索,其可忽乎? 
※載舟覆舟、奔車朽索:借喻手法。 惟:為
※重點:民心向背為國家興亡所繫,治國者當以民為本。

3.      君人者,誠能見可欲,則思知足以自戒;
     將有所作,則思知止以安人;
      念高危,則思謙沖而自牧; ※意同:卑以自牧。
      懼滿溢,則思江海而百川;  ※重點:人君當謙沖自牧,乃能包
      盤遊,則思三驅以為度;   容萬方。 下:轉品,副詞轉動詞。
      憂懈怠,則思慎始而敬終;  ※樂:一ㄠˋ,喜好
      慮蔽,則思虛心以納下;  ※壅:ㄩㄥ,又音ㄩㄥˇ,堵塞
      想邪,則思正身以惡;  ※讒:ㄔㄢˊ 黜:ㄔㄨˋ,斥退
      恩所加,則思無因喜以賞;  ※謬:ㄇㄧㄡˋ
      罰所及,則思無因怒而濫刑。
總此十思,弘茲九德,能而任之,擇善而從之,
則智者盡其謀,      ※簡:選用
勇者竭其力,
仁者播其惠,
信者效其忠。  ※重點:知人善用,則人能盡其才。
   文武爭馳,君臣無事,可以盡豫遊之樂,  ※文武爭馳:轉化手法(擬物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可以養松喬之壽,鳴琴垂拱,不言而化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※重點:無為而治。 鳴琴垂拱:無為而治
   何必勞神苦思,代下司職,役聰明之耳目,虧無為之大道哉?

    ※激問手法。

墨池記

墨池記

一.作者
曾鞏,字子因,北宋散文家,譽為「唐宋八大家」之一。 ※鞏:ㄍㄨㄥˇ

二.文章
1.      本課題名記敘文,內容偏向議論文,主旨為「勸學」,文眼為「學」。
2.      張芝為「草聖」;王羲之為「書聖」,作者以墨池為媒介,借事立言,托物言理,文章由小見大,步步推進,內容精警,意趣無窮。
三.課文
1.      臨川之城東,有地隱然而高,以臨於溪,曰新城 ※羲:ㄒㄧ  窪:ㄨㄚ
新城之上,有池然而方以長,曰之墨池者,荀伯子臨川記云也。
王羲之嘗慕張芝臨池學書,池水盡黑,此為其故迹,信然邪?
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,而嘗極東方,出蒼海,以娛其意於山水之間。
豈其徜徉肆恣,而又嘗自休於此邪? ※徜徉肆恣:ㄔㄤˊㄧㄤˊㄙˋㄗˋ,到處漫遊。
※第一段文旨:描述墨池的由來。

2.      羲之之書,晚乃善。則其所能,蓋亦以精力自致者,非天成也。
然後世未有能及者,豈其學不如邪? ※彼:ㄅㄧˇ
則學固豈可以少哉!況欲深造道德者邪?
※第二段文旨:推崇王羲之的書法成就來自刻苦學習的精神。

3.      墨池之上,今為州學舍。※晉:ㄐㄧㄣˋ 楹:ㄧㄥˊ
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,書「晉王右軍墨池」之字於楹間以揭之。
又告於曰:「願有記!」
※第三段文旨:說明撰寫此記的原由。

4.      王君之心,豈愛人之善,雖一能不以廢,而因以及乎其迹邪?
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學者邪?
夫人之有一能,而使後人尚之如此,況仁人莊士之遺風餘思,被於來世者如何哉! ※被:ㄅㄟˋ,影響。
農曆八年九月十二日,曾鞏記。

※推想王盛的深意,勉勵人們深造道德學問,以敦厚世俗,通篇即事生情,托物言志,作者想以本文發人深省的用心,昭然若揭。 ※昭然若揭:形容真相暴露其外。

黃州快哉亭記

黃州快哉亭記
一、     作者:
1.      蘇轍,字子由北宋人,自號穎濱遺老
2.      與父親蘇洵、兄長蘇軾並稱三蘇,同為唐宋古文八大家。
3.      著有欒城集,立意平穩,語言樸實淡雅,蘇軾推許為「體氣高妙」。

二、     文章:
1.      出處《欒城集》,體裁屬散文(亭臺樓閣記)。
2.      「貶官」之作,闡發蘇軾為亭命名的深意以安慰張孟得,並用以自勉。
3.      文眼「快」,主旨是只有心中「坦然自得」,不受制於外物,才能無往而不快。

三、     課文:
1.      江出西陵,始平地,其流奔放肆大。 西陵:泛指皇帝的陵(ㄑ一ㄣˇ)
南合,北合漢,其勢益張。 沅:ㄩㄢˊ 沔:ㄇ一ㄢˇ 得:到達。
至於赤壁之下,波流灌,與海相若。 浸:ㄐㄧㄣˋ “層遞” “譬喻”

清河張君孟得,謫居齊安,即其廬之西南為亭,以覽觀江流之
余兄子瞻名之曰「快哉」。 勝:ㄕㄥˋ,美景 “轉品”
第一段:描述建亭的背景、位置與目的,以及命名的緣起。 舍:量詞「三十里」。

2.      蓋亭之所見,南北百里,東西一。濤瀾洶湧,風雲開闔:ㄏㄜˊ
則舟出沒於其前,夜則魚龍悲嘯於其下。 晝:ㄓㄡˋ 楫:ㄐㄧˊ
變化忽,動心駭目,不可久視。 嘯:ㄒㄧㄠˋ 倏:ㄕㄨˋ,快速 “對偶”
今乃得翫席之上,舉目而足。 翫:通「玩」,ㄨㄢˋ 几:ㄐㄧˇ,坐具

西望武昌諸山,岡陵起伏,草木行列, 得:能。
煙消日出,漁夫樵夫之舍,皆可指數。
至於長州之濱,故城之墟;
曹夢德孫仲謀之所睥睨 睥睨:ㄅㄧˋㄋ一ˋ,傲然輕視
周瑜陸遜之所騁騖 騁騖:ㄔㄥˇㄨˋ,角逐爭鬥
其流風遺跡,亦足以稱快世俗。
第二段:描述大江之壯、岡林之美、古蹟之勝。


3.      楚襄王宋玉蘭臺之宮, 差:ㄘㄨㄛ 颯然:ㄙㄚˋ,風聲
有風颯然至者, 披襟當之,曰:「快哉此風!寡人所與庶人共者耶?」
宋玉曰:「此獨大王之雄風耳!庶人安得共之!」 披襟:袒露胸襟。
從:ㄗㄨㄥˋ,使…隨行 “感嘆”

之言,有諷焉!夫風無雄雌之異,而人有遇不遇之變。 “設問”
楚王之所以為樂,與庶人之所以為憂,此則人之變也,而風何焉?
第三段:描述「快哉」的由來,進而闡發人的境遇。 蓋:大概 與:ㄩˋ,參與

4.      士生於世,使其中不自得,何往而非 將:那麼。 病:感傷。
使其中坦然,不物傷性,而非 以:因為。 快:快樂。
主旨:透過激問的語氣,將正反兩種情況對比,揭示是否快樂的因素取決於內心是否坦然不以物傷性,而不是外在的客體。 適:往。 “設問” “映襯”

張君不以為患,竊會計之餘功, 謫:ㄓㄜˊ
而自放山水之間,使其中宜有以過人者。

將蓬戶甕牖,無所不快, 將:即使。 適:快意自得 勝:美景
而況乎長江之清流,西山之白雲,窮耳目之,以自也哉?
濯:ㄓㄨㄛˊ,洗滌(ㄉㄧˊ)  挹:一ˋ,招引 “設問” 食前方丈
蓬戶甕牖:ㄆㄥˊ ㄨㄥˋ一ㄡˇ,簡陋得居處 (ㄉㄢ)食瓢飲 室如懸磬(ㄑㄧㄥˋ)

不然,連山絕,長林古木,振之以清風,照之以明月, 壑:ㄏㄨㄛˋ
此皆騷人思士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者,睹其為快也哉?
騷人思士:憂思善感的文人。 烏:反問語氣,「哪裡」。 勝:ㄕㄥ,承受

元豐六年十一月朔日趙郡蘇轍記。

第四段:描述論點,以張孟德為例,先讚美後利用正反之說論證,最後附上寫作時間與作者。